腳手架現(xiàn)場管理常見錯誤解析
腳手架現(xiàn)場管理常見錯誤解析
1、腳手架鋼竹(鋼木)混搭。
2、不同性質(zhì)的外架混搭。(井架的卸料平臺,防護架等)。
3、外架無方案,方案無針對性。
4、外架基礎不夯實,平整,立桿下墊磚塊,甚至懸空。
5、高層腳手架基礎無排水措施。
6、外架在雨蓬、屋面、陽臺上無計算;立桿不連接。
7、連墻件:無連墻件,無支撐或任意減少拉結(jié)點和支撐。具體為:
① 僅有拉筋柔性連接;
② 拉筋未水平,甚至上斜連接;
③ 第一步未設置;
④ 連墻件無制作安裝詳圖;
⑤ 裝飾階段連墻件除去后無有效的臨時拉接。
8、外架不連通,成獨立的單片,不貫通;轉(zhuǎn)角處只有一根立桿。
9、采用嚴重變形、彎曲、壓扁、嚴重銹蝕的鋼管。甚至立桿鋼管存在嚴重的初始彎曲。
10、立桿垂直度不符要求。
11、立桿高度不夠,外側(cè)應高出女兒墻上皮1米,高出檐口上皮1.5米。
12、立桿搭接未采用對接,扣件接點在同一水平面上。
13、雙立桿只有外側(cè)一根,雙立桿無連接,基礎不實。
14、鋼管腳手架斜桿(剪刀撐)接長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搭接長度不足1米,與其他桿件的交叉點連接不足,扣件位置不符要求。
15、一字型、開口型雙排腳手架的兩端均未設置橫向斜撐。
16、腳手架不設登高設施。外架無斜道,斜道搭設不符要求。甚至屋面施工時無施工通道,在外架上爬梯也不設,乘吊藍上下。
17、外架外(內(nèi))側(cè)無防護欄桿和擋腳桿或防護網(wǎng)(笆)。
18、里側(cè)不設隔離措施和少于四排(步)一隔離。外架內(nèi)側(cè)在較大洞口無防護現(xiàn)象教普遍。
19、底層通道無防護隔離棚。
20、腳手架施工層不滿鋪腳手板(笆)。
21、拆除腳手架未設置警戒范圍。
22、在腳手架上設置纜風繩和起重把桿。
23、在腳手架立面中伸挑平臺或掛卸料滑槽。
1、腳手架鋼竹(鋼木)混搭。
2、不同性質(zhì)的外架混搭。(井架的卸料平臺,防護架等)。
3、外架無方案,方案無針對性。
4、外架基礎不夯實,平整,立桿下墊磚塊,甚至懸空。
5、高層腳手架基礎無排水措施。
6、外架在雨蓬、屋面、陽臺上無計算;立桿不連接。
7、連墻件:無連墻件,無支撐或任意減少拉結(jié)點和支撐。具體為:
① 僅有拉筋柔性連接;
② 拉筋未水平,甚至上斜連接;
③ 第一步未設置;
④ 連墻件無制作安裝詳圖;
⑤ 裝飾階段連墻件除去后無有效的臨時拉接。
8、外架不連通,成獨立的單片,不貫通;轉(zhuǎn)角處只有一根立桿。
9、采用嚴重變形、彎曲、壓扁、嚴重銹蝕的鋼管。甚至立桿鋼管存在嚴重的初始彎曲。
10、立桿垂直度不符要求。
11、立桿高度不夠,外側(cè)應高出女兒墻上皮1米,高出檐口上皮1.5米。
12、立桿搭接未采用對接,扣件接點在同一水平面上。
13、雙立桿只有外側(cè)一根,雙立桿無連接,基礎不實。
14、鋼管腳手架斜桿(剪刀撐)接長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搭接長度不足1米,與其他桿件的交叉點連接不足,扣件位置不符要求。
15、一字型、開口型雙排腳手架的兩端均未設置橫向斜撐。
16、腳手架不設登高設施。外架無斜道,斜道搭設不符要求。甚至屋面施工時無施工通道,在外架上爬梯也不設,乘吊藍上下。
17、外架外(內(nèi))側(cè)無防護欄桿和擋腳桿或防護網(wǎng)(笆)。
18、里側(cè)不設隔離措施和少于四排(步)一隔離。外架內(nèi)側(cè)在較大洞口無防護現(xiàn)象教普遍。
19、底層通道無防護隔離棚。
20、腳手架施工層不滿鋪腳手板(笆)。
21、拆除腳手架未設置警戒范圍。
22、在腳手架上設置纜風繩和起重把桿。
23、在腳手架立面中伸挑平臺或掛卸料滑槽。
本文標簽:腳手架現(xiàn)場管理常見錯誤解析
* 由于無法獲得聯(lián)系方式等原因,本網(wǎng)使用的文字及圖片的作品報酬未能及時支付,在此深表歉意,請《腳手架現(xiàn)場管理常見錯誤解析》相關(guān)權(quán)利人與機電之家網(wǎng)取得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