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項目管理中,應根據工程項目的進度目標,對各階段的進展程度和項目最終完成日期編制經濟合理的進度計劃。同時,在實際施工中還應對其執行情況進行管理,若發現問題應及時采取措施對進度計劃進行調整或修正,從而保證按期完成工程,實現最優工期。
項目進度管理主要包括項目進度計劃的制訂和執行兩方面,下面從這兩方面分享項目進度管理要點,希望給大家提供借鑒。
制訂項目進度計劃
制訂一個科學、合理的項目進度計劃可為項目進度的科學管理提供可靠的前提和依據,一般包含以下三項。
(1)項目實施計劃:基于業主給定的重大里程碑時間,綜合考慮設計、采辦、施工、經濟情況等方面制訂出總體實施計劃。
(2)詳細的執行計劃(目標計劃):在承包商授標后,根據項目設計文件清單、設備材料采辦清單以及項目施工部署制訂詳細的工作分解,完成項目計劃的編制。
(3)詳細的執行計劃(更新計劃):在計劃實施過程中,依據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間的偏差情況對項目進度計劃進行修改和調整。
項目進度計劃常采用關鍵日期表、甘特圖、關鍵路線圖(CPM)以及計劃評審技術(PERT)等方法進行制訂,具體制訂步驟如下:
計算工程量→確定各單位工程的施工期限→確定各單位工程的開、竣工時間和相互搭接關系→編制初步施工總進度計劃→編制正式施工總進度計劃。
執行項目進度計劃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常會因為外部環境和條件的變化而造成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發生偏差,因此應對實際施工的實施情況進行跟蹤調查,及時發現偏差并加以糾正,以免項目進度計劃的執行受影響。
項目進度計劃執行過程中,應從以下四方面進行管控。
(1)合同措施:業主方委托項目管理單位及監理單位進行監督管理,以確定承發包模式和合同結構、擬訂合同條款、參加合同談判以及簽訂有效合同等,并通過調整進度管理的手段及時做好預防和處理索賠等工作。
(2)組織措施:在實際施工中,安排執行人員巡視、檢查工程實施情況,并監督保證勞動力、機具、設備及材料等是否按計劃執行,同時應采取如調整項目組織結構、任務分工、管理職能分工、工作流程組織和項目管理人員等措施修正項目進度計劃。
(3)經濟措施:收集、加工、整理工程經濟信息和數據,對項目資金籌集、使用工作、變更方案以及審核工作進行經濟管控,同時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成本核算以及加緊二次經營等工作,以減少經濟問題對工程質量和進度目標的影響。
(4)技術措施:通過科學試驗比較數據確定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新結構的適用性,并對技術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從而節約投資、保障工期和質量,以保證工程項目按計劃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