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全部墻面上接線盒的安裝時間應在墻面上找點沖筋后進行,并應進行技術交底作為一道工序,由抹灰工配合電工安裝,安裝后線盒面同沖筋面平,牢固、方正,一次到位。
5. 抹灰用的砂漿必須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并具有一定的粘結強度。
①和易性良好的砂漿能涂抹成均勻的薄層,而且與底層粘結牢固,便于操作和能保證工程質量;
②砂漿和易性的好壞取決于砂漿的稠度(沉入度)和保水性能,抹灰用砂漿稠度一般應控制如下:底層抹灰砂漿為100-120mm;中層抹灰砂漿為70-80mm;面層抹灰砂漿為100mm;
③砂漿的保水性能是指在攪拌、運輸、使用過程中,砂漿中的水與膠結材料及骨料分離快慢的性能,保水性不好的砂漿容易離析,如果涂抹在多孔基層表面上,砂漿中的水分很快會被基層吸走,發生脫水表觀現象,變得比較稠不好操作;
④砂漿中膠結材料越多,則保水性能越好,水泥砂漿保水性能較差時可摻入石灰膏、粉煤灰、加氣劑或塑化劑,以提高其保水性能;
⑤為了保證砂漿與基層粘結牢固,抹灰砂漿應具有一定的粘結能力,抹灰時可在砂漿中摻入乳膠、108膠等材料。
6. 抹灰用的原材料和使用砂漿應符合質量要求
由于砂漿強度會隨著停放時間延長而降低,因此,抹灰用的水泥砂漿和混合砂漿應分別在拌合后3h和4h內使用完畢;當氣溫高于30℃,必須在2h和3h內使用完畢。
7. 墻面抹灰底層砂漿與中層砂漿配合比應基本相同
①底層砂漿不宜高于基層墻體,中層砂漿不能高于底層砂漿,以免在凝結過程中產生較強的收縮應力,破壞底層灰或基層而產生空鼓、裂縫等質量問題;
②加氣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較低,因而加氣混凝土墻體底層抹灰使用的砂漿強度不宜過高。
8. 抹灰施工后要注意養護,臨窗(洞)周邊墻體要防止陽光直射與風吹造成抹灰墻面水分蒸發過快引起開裂。
9. 加強抹灰中各層之間的檢查與驗收,發現空鼓、裂縫應及時鏟除并修補,不要等到面層施工后再進行驗收。
問題4 樓地面起砂、開裂
1、樓地面起砂、開裂原因
①基層不平整:因樓板不平或因為敷設管道等造成樓地面厚薄不均,相鄰部位產生不等量收縮,引起開裂;
②水灰比過大:即拌合的混凝土水量大,導致混凝土表面泌水,降低混凝土表面強度,造成開裂或剝落;
③砂石料的級配不合理、含泥量高:骨料級配不合理、過細的土砂也易導致地面起砂,影響水泥的早期水化及混凝土的凝結;
④施工過程中的過分振搗:加劇混凝土表面的泌水,導致混凝土表面強度較低;
⑤養護不當:未能及時養護或養護不充分,暴曬或大風導致混凝土表面大量失水,表面得不到充分水化,導致強度較低,同時產生收縮裂縫;
⑥壓光時間掌握的不好、混凝土表面未達到一定的強度就上人作業;
⑦冬季施工,低溫下施工混凝土表面受凍。
2、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措施
①地面施工前應認真檢查基層平整度,盡量使面層的鋪設厚薄一致,基層高低不平時,應用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找平,松動的埋件或蓋板應墊實;
②嚴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響砂漿強度,水灰比過大,地面強度就低,地表面粗糙,不耐磨,易起砂;多余的游離水分蒸發,致使水泥漿面層出現毛細孔,降低了砂漿或混凝土的密實性,易磨損起砂;同時在選用水泥時應盡可能使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強度等級不小于42.5MPa),普通硅酸鹽水泥與礦渣水泥、火山灰質水泥相比,具有保水性較好、干縮性小,早期強度高的優點,對確保地面質量和施工進度均很有利。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是保證水泥砂漿或混凝土強度,防止樓地面的起砂所必備的前提;
③地面面層砂漿不使用細砂,地面要承受各種壓力、磨擦、撞擊,必須具有一定的強度和耐磨性能。粗砂、中砂無論在強度上還是耐磨上都勝過細砂;細砂拌制的砂漿干縮性大,易開裂,保水性也差,不利于壓光,砂子的含泥量不大于3%,否則會降低砂漿或混凝土強度,導致樓地面起砂或開裂;
④掌握好壓光時間:水泥砂漿應隨鋪隨拍實,用木抹抹平,鐵抹壓光;壓光工作要控制在終凝前完成,壓光過早,表面會游浮一層水,必然影響砂漿或混凝土強度;壓光時間過遲,會擾動或損傷水泥凝膠體的凝結結構,影響砂漿或混凝土強度的增長,表面的毛細孔也難消除,也會導致起砂現象;
⑤要有足夠的養護時間:養護的好壞對地面質量的優劣關系極大,一般覆蓋養護時間要大于7天,養護時間不夠,則在干燥空氣中,水分不斷蒸發,就會減緩甚至停止硬化,面層砂漿就無法達到設計強度,起砂或開裂也就在所難免;
⑥遇到風力較大的季節要做好防風、封堵窗口等防護措施,同時避免陽光直射施工不久的地面;
⑦合理安排施工流水,避免地面上人過早:地坪施工應盡量安排在墻面、頂棚的粉刷完工之后進行,避免對地坪面層在強度較低時產生污染和損壞;
⑧冬季施工時,面層厚度薄,應防止受凍;確保施工環境的溫度應在5℃以上,砂漿受凍后,體積膨脹,致使空隙率變大,形成松散顆粒,面層強度將大大下降,使用時出現起砂。
問題5 房間開間(進深)極差大,出現大小頭現象,影響房間方正度
1、房間開間(進深)極差大原因
①使用吊線墜法工藝向上傳遞軸線時,軸線豎向控制出現偏差;
②混凝土現澆結構施工時出現鋼筋偏位、模板偏位等問題,致使成型的墻、柱軸線偏差大;
③砌筑施工放線不準確,致使填充墻體軸線偏差大。
2、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措施
①時刻注意線墜的制作精度,避免線墜鋼絲繩扭曲打結或被風吹造成控制點與線墜軸線和細鋼絲不在同一軸線上產生引線偏差的情況;
②剪力墻、柱鋼筋綁扎時要在該層混凝土成型面上60-90cm范圍內增設至少一道箍筋作為鋼筋骨架的限位鋼筋;
③現澆樓層樓板結構的模板采購應選用質量好、剛度好的材料,使用周轉過程中加強維護和保養,及時淘汰不合格的模板;
④模板施工前要在地面彈出控制線,安裝過程中注意復核模板的垂直度偏差與加固質量;
⑤砌筑施工前要求每面砌體正手墻均要設置砌筑控制線(對剪力墻則為抹灰控制線),并對該控制線進行檢查驗收,控制放線精度;
⑥嚴格控制墻體砌筑與抹灰的垂直度偏差在規范允許范圍內(砌筑層高≤3m時垂直度偏差為〔0,5〕mm,砌筑層高>3m時垂直度偏差為〔0,10〕mm,一般抹灰垂直度偏差為〔0,4〕mm)。
問題6 房間陰陽角不方正、順直
1、陰陽角不方正、順直原因
①轉角位置混凝土墻面平整度超偏較多,影響抹灰平整度;
②抹灰施工過程中未按規矩將房間找平,掛線貼灰餅和沖筋;
③灰餅和沖筋帶離陰陽角位置超過20cm(陰陽角尺邊長為20cm);
④操作工人水平不夠(抹灰施工找直線的工藝要求較高,坊間常有“寧抹一面墻,不找一條線”的說法)。
2、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①嚴格控制剪力墻、柱的澆筑質量,保證表面平整度滿足要求;
②抹灰施工前必須套方、找規矩、吊線貼灰餅并沖筋;
③根據基層表面的平整度,在墻角15cm的位置(測量陰陽角的方尺長為20cm),距離頂棚、地坪20cm處,上下掛線,用1:3水泥砂漿做2個40×40mm灰餅,在相鄰墻角的相同高度,根據基層表面的平整度,用塑料三角板的直角(塑料三角尺要放平)上下做2個灰餅,保持相鄰兩個灰餅成直角;房間其他角的灰餅作法相同;
④待房間灰餅都做好后,在灰餅表面拉直線,檢查灰餅是否保持墻面平整,如墻面不平整,修整同一墻面灰餅(填補或掛掉表面砂漿),再用方尺和塞尺檢測相鄰兩個角方正是否滿足要求,如果超出規范要求,則重新貼餅,直到同一墻面垂直平整和相鄰墻面陰陽角方正;
⑤根據墻角兩邊的灰餅進行橫向沖筋(此步很關鍵,必須認真施工);
⑥待墻體均抹灰后,用陰角或陽角鐵直角抹子外包砂紙,順陰陽角上下拉幾遍,除去角縫砂漿毛頭,使角線平直、清晰;
⑦陰陽角處抹灰必須挑選技藝嫻熟的工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