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安全生產管理在理念和方法上存在的不足,如何創新安全管理理念及方法對工地安全十分關鍵,提出堅守科學實用的新理念,多采用新的科學的安全管理方法,從而達到糾偏扶正的效果。
一、管理方式、管理理念問題
1.安全生產的概念認識模糊
目前,有部分施工人員安全生產意識模糊。沒有“隱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將安全生產視為口號。
2.安全生產管理的實質認識不到位
安全生產管理的實質是不斷提高和完善安全生產條件,如果存在條件不滿足的情況,則有可能偏離安全生產管理的方向,若不知道這一實質內容就更難找到安全生產管理的方向。
3、安全生產標準化不了解
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第一次在法律層次上提出了“生產經營單位必須改進安全生產條件,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確保安全生產”要求,但是如何能夠有效地推行安全生產標準化,卻很少有人認真思考。
4、安全生產檢查準備不足
這個問題與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關系緊密。現在企業最難以應對的是安全生產檢查,如何讓安全生產大見成效,值得
思考。
二、安全管理理念及方法創新的形式
1.加快現代安全管理模式轉變的步伐
當前部分工地的安全生產工作仍停留在傳統安全管理的模式(事后處理的模式),這種安全管理多處于被動的“事故追究型”,主要以規章制度、責任制來規范人的行為,以獎懲手段來規范人的活動的管理模式。這種模式雖然具有事后的督促作用,卻具有非靈活性和強制性等缺陷。因此要從安全事故的根源入手,建立起“事故預防型”現代安全管理模式。
超前預防型效果優于事后型整改效果,適時適量地加大事前安全投入,相比較于事后被動地消除事故損害有較高的“性
價比”。
2.引入先進設備設施達到本質安全
提高設備、設施本質安全化,是從根本上消除危險因素,從源頭上控制事故的重要技術手段。
因此,要及時引入安全的機械設備,堅決杜絕落后且危險性較大的工藝、設備、設施進入施工現場,力求達到本質安全。
3.加強安全工作信息化建設
引入施工現場視頻監控系統,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監控。要建成企業安全生產基礎數據庫,實現數據共享;結合安全監管工作的需要,完成部分業務應用系統開發與應用。
(1)立信息化工作機構、配備專業人員,建立和健全信息化建設工作領導責任制,組織、協調、指導信息化建設工作;
(2)確保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經費和日常維護、培訓資金到位。
4.引進先進方法理念
要將“隱患就是事故”當作忠告,還要制制訂標準化的防護工具,在實際工作中采用項目雨水收集系統、塔式起重機防碰撞系統,并在項目上配備霧炮降霾車、空氣能熱水器、消防集成式泵站水箱、太陽能警示燈、塔式起重機電纜固定支架、智能化門禁系統、塔式起重機定型化上人通道等,使施工現場達到安全文明標準化的效果。
三、小結
安全管理的內涵十分豐富,堅守安全新理念也是安全發展的保障。安全發展要從安全生產事后管理逐步向事前管理發展;安全發展要從安全生產的事故管理逐漸向安全生產的隱患管理發展;管理手段的發展要從安全生產結果管理逐漸向安全生產預警管理發展。若想提升企業安全生產水平,只有在安全方面不斷創新才能獲得滿意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