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屋面滲漏是當前突出的質量問題之一,影響因素眾多且復雜,多為項目施工管理不善、控制不嚴、操作不當造成的,以下分別從事前、事中、事后3個控制過程探討屋面防水質量控制的要點及措施。
事前控制
1.落實圖紙會審
圖紙會審是參建各方了解熟悉圖紙、設計交底、優化細化設計、答疑、變更等的重要程序,項目部針對防水工程主要校核、審查以下內容。
(1)防水等級和設防等相關要求是否與屋面施工及驗收規范和質量標準相符。
(2)是否符合本區域環境、氣候及地方政策、規定。
(3)防水材料、工藝是否滿足可靠性及可操作性。
(4)排水坡度、分水脊線、水落口是否滿足排水要求。
(5)是否對細部構造及重要部位做法進行詳細說明并附示意詳圖。
(6)屋面頂板是否為抗滲混凝土(建議采用抗滲混凝土)。
2.落實專項施工方案
項目部應根據項目特點,制訂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屋面施工方案,報監理審批后實施,內容如下。
(1)不同部位的施工方法、工藝要求及質量標準、驗收程序。
(2)質量安全保證措施及防滲漏質量通病治理措施。
(3)材料計劃及檢測計劃。
(4)分段(層)進度計劃。
(5)冬、雨季等特殊季節施工措施和應急預案。
3.優選專業隊伍
防水工程關于人的控制主要體現在施工隊伍的質量控制上,應選用經驗豐富、技術過硬、社會信譽高、責任心強的專業施工隊伍和持有上崗證的防水工人施工。當采用特殊復雜“四新”技術時應進行崗前專項技術培訓。
事中控制
1.落實技術交底
技術交底是施工方案的延伸和細化,為使參與施工活動的每個人員明確施工組織、具體工藝技術要求及操作方法、針對性的關鍵措施及注意事項,必須進行嚴謹細致的書面交底。
2.嚴把材料關
材料進場驗收是把好材料合格關的重要環節,除應對質量證明文件(產品合格證、說明書、性能檢測報告)進行核查外,還應檢查復核材料的品種、規格、外觀、包裝等,并按見證取樣制度進行復檢,合格后方可使用。為避免材料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現象,防水主材宜一次進齊并入庫封存,隨用隨支。當分批次進貨,每一批次均應按規定驗收,并按見證取樣制度進行復檢 。
3.基層(頂板)的檢查驗收
先沿女兒墻四周彈上屋面水平控制線,根據水落口(天溝、檐溝)最低處的面層標高及設計屋面坡度,計算確定縱橫分水脊線的位置、標高,并據此彈出各層(保溫、找坡、找平、防水、保護等)控制線,然后對基層檢查驗收,重點控制內容如下。
(1)基層頂板混凝土是否密實平整,有無龜裂現象。
(2)水落口位置、標高、坡向(不得有反坡)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水落口標高既要保證設計保溫基層的厚度,又要保證上口設置在屋面排水溝的最低處。
(3)泛水收頭槽高度(成型后不小于250 mm)、做法是否符合規范規定。
(4)出屋面的管、構筑物等根部細部處理做法是否符合規范規定。
4.樣板引路
為了對施工工藝、技術要求、質量標準深入了解,統一操作程序、施工做法、驗收標準,落實施工中實體交底,施工前必須組織施工隊伍進行分項、工序示范樣板段(塊)等施工,經驗收確認后,以此為樣板指導大面積展開施工。
5.過程控制
(1)屋面工程對施工環境、氣候要求很嚴格,雨、雪、霜、霧或大氣濕度過大以及大風天氣均不宜露天作業,因此要及時掌握天氣信息發布,合理安排最佳施工時令或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和應急預案。
(2)施工工序、層次、施工質量控制要步步落實、層層把關,嚴格執行“三檢”制度,做好施工隱蔽記錄,向監理報驗,上道工序、層次施工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層次施工。重點工序和重點部位項目專職質檢員要全過程、全方位、全時段預檢重控、跟蹤檢查驗收,配合監理人員旁站工作。
(3)重點部位控制。1)防水基層(找平層)質量是保證防水層施工質量的基礎,必須確保基層的強度、厚度、坡度、平整光潔度、干燥度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分隔縫留置合理,嵌填密封材料規范;墻邊角、管根、泛水槽等細部弧度合理、光滑、規范。2)屋面細節構造(檐溝、天溝、變形縫、伸出屋面的管道、女兒墻、水落口等伸出屋面的構筑物)往往是造成屋面防水問題的主要部位,所以應先對這些部位進行防水增強(附加層)處理,并進行重點質量檢查驗收,然后從屋面最低處向上漸進施工。3)防水層的搭接縫及收頭質量是防水層成敗的關鍵環節。一是粘結(焊接)要牢固,密封嚴密;二是搭接縫寬度要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三是收頭不銹金屬條(箍)要釘緊壓實,密封材料封嚴。
6.成品保護
當進行下道工序或相鄰工程施工時,應對屋面已完成部分采取保護措施。伸出屋面的管道、設備或預埋件等應在保溫層和防水層施工前安設完畢。屋面防水層完工后,嚴禁在防水層上進行施工作業和運輸,機電設備、電梯等安裝工程應有保護措施,不得進行鑿孔、打洞或重物沖擊等有損屋面的作業。
7.蓄(淋)水試驗
gb 50207—2012《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規定:檢查屋面有無滲漏、積水和排水系統是否暢通,應在雨后或持續淋水2 h后進行,并應填寫淋水試驗記錄。具備蓄水條件的天溝、檐溝應進行蓄水試驗,蓄水時間不少于24 h,并應填寫蓄水試驗記錄。
為確保屋面防水質量,建議平屋面、天溝、檐溝均應進行蓄水試驗,蓄水時間不少于 48 h,當面積或用水量較大時,可采用分段(塊)擋水圍堰蓄水試驗,后段(塊)蓄水復壓前段(塊)應大于1 m及卷材寬度,有防水保護層的成型后宜蓄水復試。
事后控制
工程竣工驗收后,防水工程后期控制主要從以下方面著手。
(1)按照工程質量保修書,制訂保修回訪計劃。
(2)與建設方、物業等使用單位進行使用管理交底。
(3)項目部定人、定責、定期進行檢
查、回訪、維修、保養。要重點做好雨前檢查清理,雨后及時回訪。
(4)做好檢查維修保養記錄。
小結
總之,防水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需全方面、全方位、全過程綜合治理,只有嚴把材料關,精準設計,強化過程控制,完善施工管理,才能保證防水工程的質量,為用戶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