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住建部發布了全國15例建筑市場和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執法檢查違法違規典型案例,其中與鋼筋相關的問題包括:直螺紋鋼筋頭切平和接頭安裝質量、工藝檢驗、現場抽檢檢驗批、安裝檢驗不符合規范要求;局部樓梯板鋼筋排距不符合設計要求;局部剪力墻豎向鋼筋間距、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及平直段長度不符合規范要求等。
鋼筋可以說是工程中最為常用的材料,今天我們總結了其施工要點,一起來看。
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01鋼筋加工與堆放
? 切斷:連接接頭應切平
? 調直:拉伸調直、伸長率和標尺控制,調直機損傷情況
? 彎鉤及曲率半徑控制:箍筋135°、10d平直長度控制??蚣苤?、組合柱、鋼筋搭接綁扎處的箍筋彎徑2d控制
? 控制鋼筋位置、保護層措施的卡具、鐵馬凳加工質量
? 半成品加工堆放、標識及驗收
02鋼筋連接接頭
? 接頭形式:直徑20mm以上為機械或焊接接頭。
? 接頭位置、錯開距離、百分率、同一受力筋不宜有兩個接頭。
鋼筋的接頭設置及接頭質量控制:綁扎搭接接頭;焊接接頭(電渣壓力焊、氣壓焊);機械連接接頭(冷擠壓、等強錐螺紋、滾壓剝肋直螺紋、墩粗直螺紋)。
03保護層質量
? 鋼筋位置準確、保護層厚度符合規范及圖紙要求。
? 使用的墊塊、卡具、支架措施有效,符合規定。
04鋼筋綁扎與安裝
? 箍筋加密間距、范圍、封閉、錨固、搭接綁扎接頭。
? 特殊節點:框架梁柱節點、箍筋加密、封閉;主次梁節點箍筋加密及元寶鐵,組合柱豎筋搭接范圍內箍筋間距5d,100mm雙控及彎鉤(2d)與搭接筋到位綁扎;剪力墻連梁進暗柱箍筋等。
? 安裝符合規范和設計做法,牢固。綁扎扣形式符合要求。
05防止鋼筋工程質量通病的一些措施
鋼筋工程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鋼筋的定位措施和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的控制;
②抗震設防的要求;
③鋼筋的接頭設置及接頭質量。點這免費下載施工技術資料;
④鋼筋安裝的外觀質量做到橫平豎直、間距均勻一致。
鋼筋綁扎七不準
1.混凝土接槎未清到露出石子,不準綁扎鋼筋;
2.鋼筋污染未清凈,不準綁扎鋼筋;
3.放線工未彈線,不準綁扎鋼筋;
4.未檢查鋼筋定位情況,不準綁扎鋼筋;
5.偏位鋼筋未按1∶6進行矯正,不準綁扎鋼筋;
6.未檢查鋼筋接頭錯開長度或接頭位置不符合要求,不準綁扎鋼筋;
7.未檢查鋼筋接頭質量合格前,不準綁扎鋼筋。
鋼筋工程五不驗
1.鋼筋綁扎未完成不驗收;
2.鋼筋定位措施不到位不驗收;
3.鋼筋保護層墊塊不合格、達不到要求不驗收;
4.鋼筋糾偏不合格不驗收;
5.鋼筋綁扎未嚴格按技術交底施工不驗收。
建筑工程鋼筋工程施工規范
01鋼筋分項工程
(1)在施工過程中,當施工單位缺乏設計所要求的鋼筋品種、級別或規格時,可進行鋼筋代換。為了保證對設計意圖的理解不產生偏差,規定當需要作鋼筋代換時應辦理設計變更文件,以確保滿足原結構設計的要求,并明確鋼筋代換由設計單位負責。本條為強制性條文,應嚴格執行。
(2)在澆筑混凝土前,應進行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其內容包括:縱向受力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等;箍筋、橫向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間距等;預埋件的規格、數量、位置等。
(3)鋼筋隱蔽工程反映鋼筋分項工程施工的綜合質量,在澆筑混凝土之前驗收是為了確保受力鋼筋等的加工、連接和安裝滿足設計要求,并在結構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02鋼筋加工
(1)受力鋼筋的彎鉤和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
1)hpb235級鋼筋未端應作180°彎鉤,其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倍;
2)當設計要求鋼筋末端需作135°彎鉤時,hrb335級、hr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4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3)鋼筋作不大于90°的彎折時,彎折處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于3件。檢驗方法:鋼尺檢查。
(2)除焊接封閉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箍筋彎鉤的彎弧內直徑除應滿足規范規定外,尚應不小于受力鋼筋直徑;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對一般結構,不應小于90°;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應為135°;箍筋彎后平直部分長度:對一般結構,不宜小于箍筋直徑的5倍;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不應小于箍筋直徑的10倍。
(3)對各種級別普通鋼筋彎鉤、彎折和箍筋的彎弧內直徑、彎折角度、彎后平直部分長度分別提出了要求。受力鋼筋彎鉤、彎折的形狀和尺寸,對于保證鋼筋與混凝土協同受力非常重要。根據構件受力性能的不同要求,合理配置箍筋有利于保證混凝土構件的承載力,特別是對配筋率較高的柱、受扭的梁和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更為重要。
(4)對規定抽樣檢查的項目,應在全數觀察的基礎上,對重要部位和觀察難以判定的部位進行抽樣檢查。抽樣檢查的數量通常采用“雙控”的方法。
(5)鋼筋調直宜采用機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當采用冷拉方法調直鋼筋時,hpb235級的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級、hrb400級和rrb400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6)盤條供應的鋼筋使用前需要調直。調直宜優先采用機械方法,以有效控制調直鋼筋的質量;也可采用冷拉方法,但應控制冷拉伸長率,以免影響鋼筋的力學性能。
03鋼筋連接
(1)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
(2)受力鋼筋的連接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鋼筋在同一受力區段內不宜多次連接,以保證鋼筋的承載、傳力性能。本條還對接頭距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作出了規定。
(3)當受力鋼筋采用機械連接接頭或焊接接頭時,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接頭宜相互錯開。
(4)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接頭及焊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倍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直徑)且不小于500mm,凡接頭中點位于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接頭均屬于同一連接區段。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及焊接的接頭面積在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
(5)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在受拉區不宜大于50%;2)接頭不宜設置在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對等強度高質量機械連接接頭,不應大于50%;3)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頭;當采用機械連接接頭時,不應大于50%。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6)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宜相互錯開。綁扎搭接接頭中鋼筋的橫向凈距不應小于鋼筋直徑,且不應小于25mm。
(7)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對梁類、板類及墻類構件,不宜大于25%;對柱類構件,不宜大于50%;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構件,不應大于50%;對其他構件,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9)為了保證受力鋼筋綁扎搭接接頭的傳力性能,本條給出了受力鋼筋搭接接頭連接區段的定義、接頭面積百分率的限制以及最小搭接接長度的要求。
(10)在梁、柱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按設計要求配置箍筋。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箍筋直徑不應小于搭接鋼筋較大直徑的0.25倍:2)受拉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于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于100mm;3)受壓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于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于200mm;4)當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直徑大于25mm時,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外100mm范圍內各設置兩個箍筋,其間距宜為50mm。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就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04鋼筋安裝
(1)鋼筋安裝時,受力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受力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對結構構件的受力性能有重要影響,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本條為強制性條文,應嚴格執行。
(2)鋼筋安裝位置的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