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業現已逐漸走向規?;l展,管理模式也在不斷的完善。已逐漸形成一套特有的管理理念,其中項目成本管理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進行科學的工程項目成本控制,才能確保工程的順利實現預期利潤。如何科學有序的進行成本的管理與控制,就此方面的內容進行有關探索。
一、 成本管理中一般存在的問題
1 、成本核算重要形式,起不到過程控制的作用。
在建筑行業成本管理中,有很多都是根據實際情況來動態管理成本的,最重要的是沒有將成本的預算和成本的核算結合起來。建筑核算特點是沒有階段性成本分析,也就導致沒有對應的成本分析。因此,核算成本只是重于形式,對實際工作的意義不是很大。
2 、成本管理不正規,費用不能對口收支。
建筑施工的成本管理目前都很混亂,在建筑施工進程中60%都是建筑工程材料設備的費用,是工程成本支出的核心費用。在此方面,一些工程管理人員亂攤成本,工程在完成預期目標的條件下,成本開銷有大量結余,就會用其他發票以假亂真,沖抵材料費,從而使得材料費被轉作其他費用。
3 、成本控制方法落后
現階段的各建筑企業,特別是私營企業,其成本管理還是按照以前的傳統方法,主要工作是由財務部負責,沒有專門的成本管理部門,加上制度腐朽,效果不是特別理想。建立專門的成本控制部門的好處,能夠及時的收集、處理并及時的傳遞相應數據,為成本控制提供依據,隨時掌握工程的變化情況,有效防止資源浪費情況的發生。
二、確立系統的成本控制體系
項目的成本主要是指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所消耗的人工、材料、機械等費用開支。對成本進行控制,就是在施工進行中,要控制并指導、監督工程的計劃高效的進行,保證工程能夠進展順利。確保各項費用都在預期成本控制控制范圍內,保證工程正常完成預期目標,從而獲得更高利潤,獲得最佳經濟效益。因此,成本控制體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義。每個項目初始條件有所不同,但是首先都要建立合理的、具有可操作行的成本控制體系,為此,應該培養全體員工的成本控制意識。一個企業中,每個員工都是成本控制的主人,直接影響到整體成本的控制,因此要降低成本,要樹立員工的自覺行為。
三、 成本控制相關措施
1 、創建專門的成本管理制度和管理機制
創建成本管理制度的主要思想,是讓所有的員工都意識到成本管理與每個員工自身都有密切的關系,應該由員工們共同承擔、共同實現。那么主要實施的做法需要有關部門在進行詳細預算之后,以確保企業獲得正常利潤為前提,將成本進行細化處理,落實到具體位置。主要目的是形成一個巨大的成本管理體系,使每個部門都清楚自己的職責和成本目標,從自身位置考慮,然后進行部門之間的相互溝通,從而大大減低成本,最大優點是便于管理。
2 、落實動態成本管理,實行差異跟蹤分析。
在實際成本管理中,建筑企業中標之后先將其目標成本嚴格計算出來,但是,一旦施工的進程不同,便會導致工程項目成本無法準確推進。因此,動態成本管理制度是一個適應企業發展的新機制,需要企業在實踐中不斷的發展與改進。項目的動態成本基于目標的成本之上,進行一系列可行性研究,前提是不影響正常企業利潤。隨著工程方案的不斷開展研究,方案要不斷深入,目標成本也要不斷細化,最后敲定。動態成本管理的主要思想是將動態成本與目標成本進行詳細的比對,分析其中的差異及造成差異的原因,得出最終結論。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整和采取對應的策率。
3 、從施工管理控制成本
3. 1 勞動力的管理
現在的主要的生產力量還是來自人力,那么對工人進行一定的崗前培訓,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必要條件。經過培訓的工人在同等條件下生產率遠遠高于沒有經過培訓的工人,可以減少工期,從而減少工資發放,同時還可以避免工人不熟悉工作環境而造成的人力資源浪費。
3.2 材料管理
材料在工程建設中占比重超過60%,是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最重要部分。在工程開工前,把工程材料的種類、價格分析比較、材料運輸等相關花費的地方做詳細價值比,可以大大降低運輸的成本。對材料的選購要實行多人監督的制度,防止有人使用不正當手段謀取利益。
3.3 設備管理
提高設備利用率的首要條件就是對設備定期進行維護和保養。在實際的工程建設中,為了縮短工期,機械設備往往是超負荷運作,這樣反而會起到反作用。機械要保持良好的運作,保養是關鍵的部分,要找專業人員定期檢查并監督,保障設備正常運行。
總結:
1、通過以上的闡述,有關建筑施工工程項目成本的管理與控制不是個簡單的問題,它需要全體管理人員的共同協作。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企業要不斷的完善自身的經營管理模式,才能不斷發展壯大。那么,建筑企業在認識到成本控制重要的同時,加強、完善控制管理模式,投入大量人力來搞好此問題,企業才有希望利于不敗之地。在不斷的摸索中,找到成本控制的最佳途徑,才能實現企業大力提高經濟效益并最終實現企業的自身發展目標。
2、人的因素是企業成本管理的主要因素,明確成本管理人員是成本全方位管理的主體,是成本管理的直接責任人,成本管理不是后勤工作,而是后勤的龍頭。這樣才能使成本管理正規化,系統化。才能真正實現利潤的預期目標。管理出效益才能做到用數字說話,從生產中收集數字,再用數字指導生產,這樣才能形成一個系統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