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000014349/2020-4663038
信息分類:
科技體制改革
發布機構:
公開日期:
文 號:
是否有效:
成文日期:
2020-11-12
名 稱:
科技體制改革典型案例:破解成果轉化“三不”成就小辣椒大產業大扶貧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科技體制改革精神和貴州省科技廳關于“技術股與現金股結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激勵機制改革試點示范”工作部署,遵義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率先垂范,積極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出臺了系列改革舉措。余常水科研團隊以“現金股+技術股”模式創立了遵義市播州區滿江紅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帶領農民開展朝天椒1號等新品種生產推廣;田浩科研團隊4名科技人員以現金股形式領辦了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遵義驕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鄧寬平、黎禮謙團隊10名科技人員分別以“現金股+技術股”模式吸納社會資本一起創立了遵義申未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和遵義椒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開展遵義道地中藥材和花椒新品種推廣應用;2名科技人員全脫產服務農業科技企業。充分激發了科技人員的創新創業激情,促進了地方產業發展,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發揮了科技支撐的應有作用。
一、改革背景
旨在針對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存在能不能轉化成果、愿不愿轉化成果、敢不敢轉化成果“三不”問題,遵義市農科院依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廳字〔2016〕35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人社部規〔2017〕4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廣第二批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的通知》(國辦發〔2018〕126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進一步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9〕137號)等文件精神,按照省領導領銜、省科技廳推進的重大科技體制改革部署,為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增強創新創業激情,開發并推廣應用辣椒系列新品種,為產業扶貧插上科技的翅膀,解剖麻雀,大膽探索“試點示范技術股與現金股結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激勵機制”。
二、主要做法
(一)遵義市農科院黨委行政高度重視。成立了遵義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關于科技體制改革的領導小組,黨委書記、院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單位各部門負責人任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領導、調度、指揮改革的各項工作。
(二)出臺科學可行的實施方案和改革措施。以院級層面出臺了《關于鼓勵科技成果轉化、支持科技人員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方案》、《遵義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暫行管理辦法(試行)》和《遵義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管理辦法(試行)》,就鼓勵科研成果的轉化和鼓勵科技人員創辦領辦、服務市場主體出臺了系列的支持條件,全方位對改革進行了細化。并將這些文件報送省科技廳和市紀委、市科技局等部門備案。
(三)為激發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激情和科研積極性,將科技人員的成果轉化收益提高至70%。按照7(課題組獎勵資金):2(課題組后續研發基金):1(單位研發基金)進行分配。
(四)鼓勵科技人員將研究成果與企業合作轉化開發。將科研成果折價入股企業,將研發和開發連接,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捆綁模式。
(五)鼓勵科技人員以現金入股企業。具有科研成果的科研人員,鼓勵以現金入股企業,參與合作企業共同發展,現金股產生的收益歸個人所有,入股風險由個人承擔。
(六)鼓勵科技人員創辦、領辦企業,兼職服務企業,脫產服務企業。服務期間,與原單位在崗人員同等享有參加職稱評審、項目申報、崗位競聘、培訓、考核、獎勵等方面權利。為支持改革中敢于探索的科研人員,對于兼職領辦和服務企業的科研人員,按照出臺的系列辦法,不收取任何費用,并同等享有在崗人員的所有待遇。
三、主要成效
(一)“百里挑一”尋覓有市場需求并可轉化科技成果。遵義市是全國最大優質辣椒種植區,品種繁多,常年種植面積200萬畝以上。多年來,遵義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緊緊圍繞辣椒產業發展,在省市縣科技計劃項目的持續支持下,科研人員潛心研究十年磨一劍,選育了遵辣系列、驕陽系列、朝天椒系列新品種,解決了辣椒種性嚴重退化、抗性下降、單產量低的問題,小范圍的試種推廣提高了經濟效益、得到了群眾的高度認可,但在全市普遍大量種植其他品種的環境下,這一系列辣椒新品種的推廣面臨著巨大的困難。2018年,遵義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為突出特色,提升產品競爭力和效益,決定對全市辣椒產業進行品種換代提升,通過對名目繁多的品種比對篩選,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遵義市農科院選育的遵辣系列、驕陽系列、朝天椒系列新品種被選定為辣椒換種工程的主要品種。
(二)探索利益分配機制激勵科研人員轉化科技成果。建立體現知識價值導向的利益分配機制,解決了愿不愿轉化科技成果的問題。遵義市農科院按照重大改革項目要求,制定了《關于鼓勵科技成果轉化、支持科技人員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方案》,重點以科研人員服務企業和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兩方面為突破口,就鼓勵科研成果的轉化和鼓勵科技人員服務市場主體提出了具體的支持措施,探索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長期使用權和所有權,建立充分體現知識價值導向的利益分配機制,調動了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遵義市農科院辣椒研究所研究員余常水科研團隊與遵義供銷控股(集團)辣椒發展產業有限公司深入合作,負責辣椒新品種朝天椒1號(遵辣9號)種子培育、栽培、管理等生產環節技術服務;科研人員田浩科研團隊以選育的辣椒品種朝天椒6號、朝天椒8號、驕陽4號、驕陽7號和遵義供銷(控股)集團農之本種業有限公司、貴州卓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申報品種登記,全程參與新品種的種子繁育、后期推廣等技術跟蹤服務;姜宇、張明剛2位科研人員全脫產服務農業科技企業。因遵辣9號、驕陽6號的成果轉化效益與產業化經濟增長方式均高于其他品種,余常水、田浩等科研人員實現了名利雙收。
(三)科研人員依托第三方或創辦公司轉化科技成果。暢通轉化渠道,解決了能不能轉化科技成果的問題。遵義市委市政府組建了遵義供銷控股(集團)辣椒產業發展公司,負責辣椒換種的種子供應、育苗、產品加工、品牌推廣等工作,全力推進辣椒換種工程。遵義市農科院積極探索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使用權,鼓勵科研人員將研究成果與企業(合作社)合作轉化開發,或者科研人員自主開發,與企業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產研模式,加快了科技成果轉化步伐。遵義市農科院余常水研究員科研團隊將獲得使用權的職務科技成果朝天椒1號(遵辣9號)與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開發轉化生產種子,通過訂單方式為遵義辣椒產業公司提供優良種子,并用出售種子所得款中的100萬元入股遵義供銷(集團)辣椒產業發展公司,占比公司股份20%,每年從遵義辣椒產業公司獲取相應股份的收益。將朝天椒新品種驕陽6號的使用權賦予完成該項成果的科研人員田浩科研團隊,由其團隊以現金股形式成立的轉化平臺遵義驕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自主轉化。一石激起千層浪,在余常水、田浩等科研團隊的影響下,遵義市農科院中藥材研究所副研究員鄧寬平科研團隊5名科技人員以技術股20%+現金股50%+社會資本30%形式創立了遵義申未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轉化自有科技成果道地中藥材品種山銀花,黎禮謙科研團隊5名科技人員以技術股+現金股占比20%入股遵義椒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開展自有科技成果道地茵紅椒新品種。
(四)落實“三個區分”消除顧慮轉化科技成果。推動激勵創新政策落地兌現,解決了敢不敢轉化科技成果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初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的講話中指出:“要把干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為推動發展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痹谥卮蟾母镯椖繉嵤┑奶剿鲗嵺`中,針對科研人員反映的“政策之間不相融、政策邊界不清,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不便把握,擔心違反政策法規,不敢轉化科技成果”這一系列問題,遵義市農科院黨委以承擔的省領導領銜、省科技廳推進的重大科技體制改革項目為契機,不斷解剖麻雀,開拓創新,積極作為,大膽出臺激勵創新配套政策措施,賦予科技人員更多自主權,最大限度地調動和激發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承擔改革創新決策后果,激發了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新動能。
2019年,遵義市農科院辣椒團隊為遵義市提供了20萬余畝辣椒換種工程種子,在遵義市播州區新民鎮龍豐村,推廣應用新品種朝天椒1號(遵辣9號)近1200畝、涉及252戶、1013人,全村因辣椒改種種植實現了脫貧;遵義市匯川區爛壩子壩區種植辣椒968畝,朝天椒1號(遵辣9號)是其中的主要種植品種,實現畝產值7000元,帶動220戶農戶實現戶均年增收1萬元以上。2020年,遵義市農科院辣椒團隊共為遵義市提供了23.1萬畝辣椒換種工程種子,占全市辣椒換種工程的80%,按照每畝增產50kg,市場價24元/kg計算,將為遵義市椒農增收2.772億元。
經驗與啟示:產業扶貧離不開科技支撐,地方產業發展為成果轉化提供了平臺,成果轉化為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保障,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發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改革項目的推動需要政策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氛圍,需要容錯糾錯機制給予“保駕護航”,給改革創新者撐腰鼓勁,讓科研人員敢干事、愿干事、能干成事??蒲袉挝灰惨プC遇,主動作為、敢為人先,積極打造改革試驗示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