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西安交通大學建校126周年,慶祝新媒體學院成立7周年,4月11日下午,新媒體學院召開校友座談會,邀請校友分享行業現狀、就業經驗與切身體悟,暢敘情誼,砥礪后昆,為學院建設和學科發展建言獻策。
此次座談會以線上形式舉行,邀請到了西安博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小立校友,美林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程宏亮校友,以及優秀畢業生周京樂、杜蒙、王學敏、姬貝貝、宋春妮、馬欣然、歐陽伊萱、藺蕊等8名校友。新媒體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韓博主持,副院長孫鶴立出席,學院70余名師生參加會議。
韓博代表學院致歡迎辭。他表示,得益于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諸多校友的關心支持和全體師生的奮力拼搏,學院近年來取得了快速發展。他對校友們參加此次線上座談會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期待今后不斷加強學院與校友的交流合作,互促共贏。他對兩位知名校友在疫情期間為學院學生捐贈防疫物資深表感謝,祝愿企業發展越來越好。
韓博轉達了西安交通大學校友傳媒聯合會對本次座談會的美好祝福,希望業界的校友朋友能夠加入校友傳媒聯合會,共圖發展。他表示,感謝校友們對學院的關心支持,感謝大家提出的寶貴建議,祝福大家在各自工作崗位創造出不凡業績!
孫鶴立從師資隊伍、教學科研、研究基地和社會服務等四方面介紹學院基本情況,將學院的發展歷程和取得成果娓娓道來。自2015年成立以來,新媒體學院以“打好‘工字牌’,突出交叉特色”為總體指導思想,不斷深挖“工字牌”內涵,初步探索出了“堅守文工交叉,實施項目牽引,打造聯合培養,發展計算傳播”的特色化發展之路。以“求真求新,唯善唯美”為院訓,構建“本—碩—博”人才貫通培養體系,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熬W絡與新媒體”專業入選中國軟科一流專業a+,并被評為省級一流專業。她表示,學院的發展離不開校友的支持,歡迎大家?;丶铱纯础?/p>
魏小立曾獲“西安市十大創業杰出人物”“西安市十佳高新科技企業家”等榮譽稱號,2020年為新媒體學院設立了第一項獎教金,他見證了學院的快速發展,對學院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賀。他認為,西安交大新媒體學院的“工字牌”很有特色,希望能與學院專家學者一起研究課題,為學生提供育人實踐基地,針對新媒體的內容創作和傳播特點,與當前最新技術相結合,產生更大的效益。
程宏亮曾獲“第十屆陜西省優秀青年企業家”“2012年度中國經濟優秀人物”“2014年度大數據應用創新杰出人物”等榮譽稱號。他對美林數據作了簡單介紹,并從就業角度談了三點建議:未來的人才是交叉性學科人才,系統化思維能夠幫助拓寬就業面;同學們在做課題研究時,要多從實際入手,結合案例和數據分析,培養數據思維;全球已經進入了數字化浪潮,數字化程度越高的企業未來越會有轉型的機會,希望大家抓住機遇,選擇合適就業方向。
2020屆研究生校友周京樂是名中央選調生,就職于商務部消費促進司。他表示,學弟學妹們不需要擔心就業前景,但要結合自身情況、遵循內心聲音,確定好工作類別和方向。結合自身經歷,他認為在黨政機關工作,表達溝通和組織協調能力尤為重要,有機會參與到國家重要事務中,令他干勁兒十足。作為新聞傳播學科畢業的學生,在工作中需要滿足于社會對本專業的期望,除基本的公文寫作外,他還完成了編雜志、做視頻等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在西遷精神的熏陶下,在駐村選擇中,他選擇了四川省革命老區,現派駐四川省儀隴縣工作。他表示,感謝學校就業中心為村里捐贈物資,感謝s0193黨支部書記黃斌帶領“微光”支教團,為村鎮孩子開展“一對一”教育幫扶,希望今后能跟學院加強聯系,也愿與學弟學妹保持交流,相互支持。
2020屆研究生校友杜蒙,就職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他表示了對導師的感謝,導師不僅僅是老師,更多的情況下,導師是一位朋友、一位長者、甚至一位長輩,跟導師不僅學寫論文,更是學為人處世的道理。學弟學妹們不要等待老師走入自己的生活,而是要主動融入老師的科研生活中。他告訴學弟學妹們不要因為找工作而焦慮,作為“95后”,最珍貴的就是我們擁有選擇的權利,我們有權利選擇感興趣和愿意干的事情,當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付出足夠多的汗水,努力做到最好,一定會取得好結果。
2020屆研究生校友王學敏,現就讀于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攻讀博士學位?;貞浲?,導師的雷厲風行與快節奏工作方式令她受益匪淺,參加中華之聲合唱比賽和觀看西遷話劇等養成教育令她印象深刻。她就如何走好科研道路作了分享,充分利用學院“工字牌”特色,將計算傳播、量化等方法作為一種工具,有效用于日后研究;常規課程學習和論文撰寫外,要有自己的節奏感,沉下心多看書,涉獵社會學、知識社會學、民族志(質化)、媒介技術等多方面經典書目。
2021屆研究生校友姬貝貝,就職于山西省晉城市委宣傳部。他談到,工作是一個全新開始,上學期間獲得的榮譽不再重要,把事情辦好才是重中之重。他表示,要相信新媒體專業的就業前景,有夢想要大膽追求,表達能力和文字功底是工作中的基礎,掌握新媒體技能則是錦上添花。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建議,有志于學術的學生要好好培養、爭取讀博,其他學生則可利用更多時間實習實踐、練就核心技能,縱橫職場。他對學院老師為學生爭取的資源、付出的努力表達感謝,建議學弟學妹們多跟老師溝通,也表達了與“微光”支教合作的意愿,為自己掛職的鄉村做更多服務。
2020屆本科生校友歐陽伊萱,就讀于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攻讀碩士學位,主攻互聯網方向,在喜馬拉雅、快手等公司有過實習經歷。她談到,本科期間,不僅學到了新聞學和傳播學課程,還有機會學到社會學、計算機等相關課程,為之后尋找感興趣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很大幫助。她談到,如果想要深耕于互聯網行業,要提早了解商業模式和互聯網模式,通過閱讀相關方向的書籍,開闊視野,沉淀知識。同時,她希望學院繼續跟校友加強聯系,幫助學生進入優秀企業實習。
2021屆本科生校友藺蕊,就職于華商報社。她就工作感悟進行了分享。擇業時,既要考慮自己對崗位的興趣程度,又要考慮自己和崗位之間的適配程度。結合自身工作經歷,她認為新聞傳播行業就業前景是廣闊的,本科四年所學的知識和練就的能力足夠在職場中大顯身手。她建議學院針對本科生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從心態和專業技能兩方面緩解學生壓力、增強職場競爭力。
2021屆研究生宋春妮,現就讀于本院,攻讀博士學位。她談到,明確目標,知道自己要什么擅長什么是非常關鍵的。每個人的精力有限,在完成基本學習和科研任務外,研一時要多嘗試,找到自己感興趣并擅長的領域,研二研三開始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深耕,明確未來職業規劃,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增加自身厚度。多參加全國或國際性學術會議為繼續深造做準備,或是提前了解心儀單位所需的特質為就業準備,在實習中提升自我,在踏出校園前增強個人競爭力。
2021屆研究生校友馬欣然,就職于新華通訊社。她談了兩點建議:一是雙導師制,她認為新聞業界目前有“三大需求”:文筆過硬、通識儲備到位,攝影、剪片等新媒體技能必備,“上手快”、溝通協調能力強。單憑理論知識,不曾在新聞行業有過實習經歷,很可能與當今新聞行業需求產生脫鉤。學院為同學們提供了實踐學習的廣闊平臺,同時也希望學院能聘請“自帶干糧”的新聞業界知名人物來授課,使得校內外資源充分聯動,為學生提供知識落地的機會。二是學科交叉,目前學院關于使用python等科學軟件的量化研究優勢突出,如果能借助人工智能等交大傳統優勢學科,從多方面進行深度融合,可能會產生更好的效果。
自由交流環節,同學們踴躍交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向校友們提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機電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