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經信提案〔2024〕8號
王暉委員:
感謝您對四川產業發展的關心和支持,您提出的《關于成都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路徑的思考》(第1404號提案)收悉,我廳高度重視,現答復如下:
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提出“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總抓手,作出“支持成都全面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做強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建設全國重要經濟中心、科技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國際門戶樞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中國西部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美譽度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重要部署,賦予成都“建強現代化成都都市圈”使命任務。近年來,我廳積極推動成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支持成都融入工業興省制造強省建設。成都近十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居全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第2,制造業城市綜合實力排位全國第9,獲評成為全國首批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試點城市,2023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1%,工業經濟邁上新臺階。
一、關于“聚焦支柱產業的重點產業鏈來打造”建議
一是推動成都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支持成都把先進制造業作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骨干支撐,聚焦特色和優勢,做強做優做大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醫藥健康、新型材料和綠色食品五大支柱產業。2023年,成都市五大產業制造領域實現營業收入1.38萬億元,占全市工業比重達77.9%,較2022年末提升6.3個百分點。二是推動成都開展產業鏈群示范。支持成都培育創建9個國家級產業集群,12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全國首個跨省國家級集群成渝電子信息先進制造集群規模達到1.68萬億。指導成都市圍繞17條先進制造業產業鏈、錨定20余個細分賽道,創新探索以“四位一體”工作體系推進產業建圈強鏈,加快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三是推動成都加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協同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支持成都加速建設成渝地區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高水平打造成渝汽車產業研發制造基地,成渝產業協作經驗做法獲國家發改委推廣,兩地汽車零部件配套率超80%。
下一步將繼續支持成都構建支柱、新興、未來產業梯度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融合賦能的產業體系,在以下重點領域推動產業規模再擴大、配套再完備、生態再優化:聚焦電子信息領域發力高端芯片、柔性顯示、工業軟件,補鏈強鏈,提能升級;圍繞汽車產業領域大力引進整車新品牌,導入純電、混動新車型,加速向新能源轉型;支持生物醫藥領域突出核醫藥、細胞和基因治療、體外診斷,創新策源,平臺支撐;聚焦新型材料中的動力電池、先進儲能、晶硅光伏,突出綠色低碳,賦能優勢產業;圍繞綠色食品鞏固擴大白酒、調味品優勢,搶抓預制菜新風口。前瞻布局空天動力、類腦智能等未來產業。推進成渝地區電子信息先進制造集群能級躍升、協同爭創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推動成德高端能源裝備、成眉鋰電等產業集群形成國際競爭力,爭取更多產業集群入圍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二、關于“圍繞長板重點產業鏈的“薄弱缺”環節來招引”建議
一是指導成都完善工作機制。支持成都市全面實行“鏈長制”,遴選新型顯示、航空裝備、生物醫藥等17條優勢產業鏈,建立1個發展規劃、1張產業圖譜、1套專項政策、1個創新平臺、1份企業名錄、1個品牌會展的“6個1”工作機制推進產業建圈強鏈。二是支持成都補鏈強鏈。突出項目補鏈,支持成都持續開展招商引資百日攻堅行動,招引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的領軍企業,補齊重要缺失環節和核心生態要素。支持成都引進華虹、京東方、紅旗新能源整車等先進制造業項目281個、協議投資5220億元。支持成都成功舉辦世界顯示產業大會、現代都市工業發展大會,簽約一批重大補鏈強鏈項目。三是推動成都壯大企業主體。實施培優育強,支持成都企業“上規、上榜、上云、上市”。培育“世界500強”4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86家,單項冠軍11家,獨角獸企業10家,規上工業企業4409家,上云企業10.3萬家。
下一步將加強省市聯動,合力開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攻關,推動優勢產業化點成珠、串珠成鏈、聚鏈成群。支持成都“一鏈一策”制定招商地圖,按“圖”尋商、沿“鏈”招商;“一企一策”支持鏈主企業做大做強,引進總部、培育總部、留住總部。突出專精特新,指導成都用好首支總規模20億元的專精特新基金,引導企業在細分領域上深耕厚植、發展壯大。
三、關于“依托創新資源豐富優勢來孵化”建議
一是支持成都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推動成都成功獲批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國家精準醫療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高端航空裝備技術創新中心等,加緊建好西部(成都)科學城、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二是支持成都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玖錦科技“高速數字示波器”等核心產品成功研發并實現量產,翼龍系列察打一體無人機市占率全球第2,紐瑞特釔炭微球注射液打破進口“卡脖子”局面,迅翼衛通自主研發高增益波導質密傳輸技術填補國內空白。三是支持成都加速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國家超算成都中心、華為成都智算中心建成投運,高質量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和成渝地區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啟動“智改數轉”五年行動,指導成都實施智能制造三年行動,建成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150家,免費為450家企業開展數智化轉型評估診斷,14家企業入選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優秀場景,獲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
下一步將爭取更多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國家科技軍民融合重點項目布局成都。支持成都爭創工業云制造國家創新中心,加快建設國家算力網絡樞紐節點和天府數據中心集群。支持成都探索“長期技術合作+短期訂單研發”合作模式,“揭榜掛帥”開展重點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出臺未來產業發展實施方案,鼓勵成都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技術和產品加快研發攻關和孵化轉化。強化成果轉化,及時兌現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獎補政策,推動新產品新工藝新場景“一條龍”示范應用。
四、關于“營造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來培育”建議
一是支持成都提升產融合作。指導成都建立“產業基金+債權融資+上市培育+融資擔保”金融服務體系。2023年,“壯大貸”已累計為1040家企業放款257.1億元,在貸余額55.8億元,其中,共為466戶中小微企業新發放貸款54.8億元。二是支持成都強化用地保障。指導成都實施新增工業用地“標準地”供應,新出讓工業用地1.26萬畝。實施低效工業用地整治專項行動,清理盤活低效用地4434畝。三是推動成都加強能源供應。支持成都持續實施“蓉耀工程”,建成17項重點工程,電網安全承載能力從1650萬千瓦提升至1880萬千瓦,有效緩解電力緊張。
下一步將支持成都完善構建以鏈主企業、公共平臺、中介機構、投資基金、領軍人物為發展核心的“5+n”產業生態體系。支持成都構建新經濟天使投資基金、新經濟產業基金、交子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子基金體系賦能產業發展。推動成都深化“畝均論英雄”、工業用地“標準地”等改革,加強工業區塊控制線管理,全面推進“工業上樓”。支持成都“一鏈一策”制定集成電路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航空航天和工業機器人等人才專項政策,大力引進一批急需頂尖人才、高層次人才、優秀青年人才以及創新創業團隊。
再次感謝您對四川、對成都產業發展的關心支持,希望繼續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聯系人:陳潔;聯系電話:18780007623)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
2024年4月24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機電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