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噴霧育苗的關鍵是能根據濕度需要,進行間歇式定財噴霧,保持濕度適中。如果采用人工控制噴霧設備的開關,不僅麻煩,而且時間及濕度均不易掌握,不利于秧苗的發育成長。
自動噴霧控制器,其電源開關不需人工控制,天亮后噴霧控制器自動啟動,進入間歇定時噴霧;夜幕降臨,噴霧控制器自動關閉,停止工作。現將自動噴霧控制器介紹如下,供讀者參考。
1.電路工作原理
自動噴霧控制器的電路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 圖1
自動噴霧控制的電路原理,如圖2所示。
圖2
圖中,220V交流電經電容C1降壓、二極管D1~D4橋式整流、DW1穩壓和電容C2濾波后,向光控電路提供12V穩定的直流電源。白天光照到光敏三極管BG1上,暗阻變小,BG2截止,BG3導通,其集電極輸出電壓觸發雙向可控硅SCR1導通,接通后部自動噴霧控制電路的穩壓電源。
經C3、D5~D8、DW2及C4穩壓后的12V直流電源,加在BG4、BG5組成的雙穩態電路,由于雙穩態電路調定的初始狀態是BG4截止、BG3導通,繼電器J不動作,常閉觸點J1-1接通可控硅SCR2觸發電路,使SCR2導通,接通電動機電源,電動機帶動水泵運轉,開始噴霧。與此同時,電源經W1、R14向電容C5充電,延時時間開始。經一定時間C5上的充電電壓達到單結晶管發射極的峰點電壓時,BG6導通,在第一基極上輸出一個正脈沖,使雙穩態電路翻轉,即BG4截止,BG5導通,繼電器J得電吸合,常閉觸點J1-1斷開,切斷雙向可控硅SCR2的觸發電路,SCR2關斷,電動機斷電,噴霧停止。J的另組常閉觸點J1-2,也由BG5第一基極與BG4基極相接狀態,轉為與BG3基極相接。J的第三組觸點J1-3斷開BG5的發射極與電容C5相接,轉為與電容C6相連,C6開始經W2、R17充電,停噴霧延時時間開始。J的第四組觸點J1-4,斷開電容C6的放電回路,使電容C5放電回路接通,將電容C5上剩余電荷泄放掉,以確保C5下次充電時間準確。
當電容C6上的充電電壓達到BG6發射極的峰點電壓時,雙穩態電路又翻轉回初始狀態,BG3導通,BG4截止,J釋放,SCR2導通,電動機帶動水泵運轉,開始噴霧。如此周而復始,循環工作。
進入夜晚時,光敏三極管BG1因無光照暗阻增大,BG2導通,雙向可控硅SCR1因失去觸發電壓而關斷,切斷自動噴霧控制器電路的電源,使定時噴霧工作在夜間停止,到次日天亮時,光控開關電路又自動啟動自動噴霧控制器的電源,故勿需人工管理。
為考慮特殊情況下啟動或停止自動噴霧控制器的工作,特設有人工手動開關K1、K2和K3。實現自動控制時,K1處于通的位置,K2和K3處于斷的位置。當不需自動噴霧或自動噴霧控制器進行維修時,將K2、K3接通,即實現人工控制噴霧。
若使噴霧停止,打開K1即可。
2.元件法擇
繼電器J為12V直流繼電器,可選用具有4組觸點的JRXB—1型,觸點組示意如圖3所示。

SCR1、SCR2為雙向可控硅,其中SCR2的額定電流依負載電流選定,并留有余地,工作電壓均不低于400V。
DW1、DW2為穩壓二極管,選用2CW10。
D1~D10為2CZ型或1N4001型半導體二極管。
M為帶動水泵運轉的單相交流電動機。
LED為發光二極管,指示自動噴霧控制器電源正常與否。
BG1為光敏三極管或光敏二極管,如3DU5、2DU2等。
BG2~BG4為NPN型三極管,其中BG3、BG4的放大倍數應盡量相同,β>100,可選用3DK4C。
BG3為單結晶管,選用BT33。
K2、K2、K3為任意型電源開關。
R1、R51MΩR2、R33kΩ
R31kΩR3、R91.5kΩ
R64.7kΩR733kΩ
R10、R113.8kΩR12510kΩ
R13220ΩR14200kΩ
R15、R1610ΩR17470kΩ
C1、C30.47μF,耐壓400V
C2、C4220μF耐壓25V
C547μF耐壓25V為鉭電解電容
C6470μF耐壓25V為鉭電解電容
W1470kΩ電位器W22.2MΩ電位器
調節電位器W1,控制噴霧延時時間,一般在20~60秒;調節電位器W2控制間歇延時時間,一般在5~25分鐘。噴霧時間及間歇時間應當根據當地氣候變化,進行適當的調定。
本控制器除用于育苗,尚可用于其它需要循環工作的場合。
自動噴霧控制器的印刷電路如圖4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