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詳情
井下座椅廠家 礦井下用避難硐室不銹鋼座椅
避難硐室座椅標準規格為2座/套,由座板(含靠背)、橫梁、腳架和箱體幾部分組成,都是由2個位連成排椅結構;材質:304不銹鋼,201不銹鋼材質,全部是由不銹鋼制成,非常方便清潔;按需要擺放在硐室內,有較大的重量,不易被隨意移動 或搬動;座椅連接牢固,能承受較大的載荷,能牢固的把持地面。
材質:304不銹鋼,201不銹鋼材質,全部是由不銹鋼制成,非常方便清潔;按需要擺放在硐室內,有較大的重量,不易被隨意移動 或搬動;座椅連接牢固,能承受較大的載荷,能牢固的把持地面。
一、設置地點及支護
設置地點
硐室設置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布置在穩定巖層中時,前后20m范圍內巷道頂板完整、支護完好;布置在煤層中時,有控制瓦斯涌出和煤層自燃措施;安全出口符合相關規定。
支護方式及材料
硐室及巷道前后20m范圍內采用錨噴、砌碹等不燃性材料進行支護。
二、硐室建設工程
生存室
1.:凈高≥2m,每人有使用面積≥1.0 m2;2 兩趟單向排氣管和一趟單向排水管及手動閥門。
過渡室
1.凈高≥2m、面積≥3.0 m2;壓縮空氣幕和壓氣噴淋裝置;3. 單向排水和排氣管及手動閥門。
硐室形狀與顏色
拱形或梯形、內部為淺色。
防水措施
硐室地面高于巷道底板不小于0.2m。
密閉門
1. 防護密閉門(觀察窗);2. 開閉靈活、密封可靠,能夠里外鎖死;3. 密閉墻掏槽深度不小于0.2m。4. 向外開啟。
風水管線保護措施
保護距離≥20m。
三、避難硐室功能設施
氧氣供給
壓縮氧或自生氧供氣。
壓風自救系統
壓風管路應設減壓、消音、過濾裝置和控制閥,出口壓力0.1~0.3MPa,供風量≥0.3m3/min?人,連續噪聲≤70dB(A)。
供水施救系統
供水管路應有專用接口和供水閥門。
有毒有害氣體處理
處理CO2能力不低于0.5L/分站?人;處理CO能力應保證在20min內將CO濃度由0.04%降到0.0024%以下。
溫濕度控制
溫度不高于35℃;濕度不大于85%;保證緊急避險設施不低于100Pa的正壓狀態。
人員定位
實時監測井下人員分布和進出緊急避險設施的情況。
安全監測監控
配備立自帶電源的內外環境參數檢測或監測儀器。
立自帶電源的內外環境參數監測
1、生存室:O2、CO、CO2、CH4、溫度、濕度監測,自帶電源斷電后立工作96小時以上。
2、過渡室:O2、CO、CO2、CH4監測,自帶電源斷電后立工作96小時以上。
3、外界:O2、CO、CO2、CH4監測,自帶電源斷電后立工作96小時以上。
視頻監控系統
要能對硐室內外視頻圖像進行實時監控,并與礦井視頻監控系統連接,硐室內設置顯示裝置。設備自帶電源斷電后立工作96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