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詳情
10000一萬噸糧油鋼板倉
在《流浪地球2》的故事里,地球逃離太陽系后表面氣溫急劇下降,人們不得不進入地下城生活。環境的改變給人類的健康帶來不小的挑戰,飲食也成了一個大“難關”,但是如果有集團的這些糧業“黑科技”,“蚊子餅”“蚯蚓干”怕是沒有登場的機會了!萬噸級高度自動化儲糧筒倉

電影里地球環境巨變的情況下,如何儲存糧食定會是一大難題。來了解一下中糧佳悅倉儲物流區儲存筒倉,每倉可存儲約一萬噸大豆,從糧食歸倉到出倉加工,高度自動化,守護萬噸糧食!
糧食歸倉時,自動運輸設備會將大豆從頂端倒入筒倉進行儲存,先進的傳感設備和監測設備完全能夠勝任這萬噸糧食的“保護者”職責;到出倉加工環節時,工作人員只需打開筒倉底部開關,大豆便會根據提前設置好的路徑源源不斷供給生產車間,整個流程在封閉式運行管理中便完成了。
24小時智能作業的“百臂工人”
電影里的環境下,人類作業非常困難,但是中糧工廠“百臂工人”可實現24小時工作,按照智能程序精準作業,協助我們持續生產優質產品。
整齊劃一的瓶體吹塑和準確高效的油品灌裝保障了產品的潔凈安全;自動防塵輸送帶、全自動立體庫等先進的技術手段,讓裝運環節實現機械自動化代替人工;通過軟件信息化有效集成、智能化協調管控等方式,2分鐘內即可追溯到產品的批次。從大豆在碼頭卸船到餐桌上,最快只需要12小時!
從運輸到硬件,打造節糧魔法
雖然目前地球的環境并不像電影中那么極端,但是在糧食增面積、提產量的難度越來越大的情況下,節約糧食、減少損耗就相當于增產保供。
針對運輸損失,中糧創新糧食運輸方式,采用散裝、散卸、散儲、散運的“四散化”運輸模式,并在運輸過程嚴格做好封車,致力于將運輸途中出現的損耗降至。不斷加強主要物流通道和節點的建設,助力推動構建我國節約型現代化糧食物流體系。
此外,中糧開展集約化生產實現加工節糧,更從流程細節入手,在機器設備和工藝管理兩個方面重點發力,通過技術升級實現加工階段的節糧減損。
美味“硬道理”,開發貼合國人體質特點的健康產品
聚焦國人體質特點,中糧設立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圍繞科學配比、品質調控等,不斷改進創新技術、工藝、流程、配方,開發營養健康美味的產品。
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還緊盯食品模擬消化前沿發展趨勢,整合先進研發資源,在全球開發了模擬口腔-胃-小腸-人結腸腺癌細胞Caco-2于一體的仿生模擬消化技術體系。該系統具備生理形態、運動和消化環境的仿生,是與人體較為接近的仿生上消化道系統,有助于加速健康食品的研制進程。
中糧集團始終致力于創新科技,不斷開發更多健康新產品,助力飲食升級,中糧實力保障——你們盡管想象,我們負責實現??!
把熒幕里的浪漫變為觸手可及的現實,把科幻片變成紀錄片,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切實努力,“擼起袖子加油干”。中糧集團將會繼續著力做強農糧主業,充分發揮國有企業戰略支撐作用,有力地守護國人的每一餐,加速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糧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