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詳情
一、核心材質:鎂合金的成分組成
鎂合金犧牲陽極的性能由其合金成分決定,需在 “高電化學活性”“足夠機械強度”“低雜質含量” 之間平衡,常見標準成分(參考 GB/T 17731-2019《鎂合金犧牲陽極》及國際標準 ASTM B843)分為兩類:
1. 純鎂型陽極(Mg ≥ 99.95%)
成分特點:以高純度鎂為基體,雜質(如 Fe、Ni、Cu)含量極低(Fe≤0.005%、Ni≤0.001%、Cu≤0.005%)—— 雜質會顯著降低陽極活性,甚至導致 “鈍化”(陽極表面形成氧化膜,停止釋放電流)。
電化學性能:開路電位約 -1.75V(相對于飽和硫酸銅參比電極,CSE),理論電容量約 2200A?h/kg,實際利用率約 50%~60%(因腐蝕產物附著影響電流釋放)。
局限性:機械強度低(易脆斷)、電流效率較低,僅適用于低電阻電解質環境(如淡水、純凈土壤),現已較少單獨使用。
2. 鎂合金型陽極(主流類型)
通過添加合金元素(如 Al、Zn、Mn)改善機械性能和電化學活性,分為 “Mg-Al-Zn-Mn 系” 和 “Mg-Mn 系”,其中Mg-Al-Zn-Mn 系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類型:
合金類型 關鍵成分(質量分數) 核心作用 標準型號(示例)
Mg-Al-Zn-Mn 系 Al:5%~7%、Zn:2%~3%、Mn:0.1%~0.5% Al/Zn 提升電流效率和活性;Mn 降低 Fe 雜質危害,抑制 “氫脆” GB/T 17731-2019 中 “AZ63”
ASTM B843 中 “AZ63A”
Mg-Mn 系 Mn:0.5%~1.3% 提升耐蝕性和機械強度,活性略低于 AZ 系 GB/T 17731-2019 中 “M1”
電化學性能:AZ 系陽極開路電位約 -1.65V~-1.70V(CSE),理論電容量約 2100A?h/kg,實際利用率可達 70%~80%,電流輸出更穩定,是工業主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