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要聞>;首頁輪播圖>正文
禮“重”情更重!這份國禮背后,有留塞學子的貢獻!
發布時間:來源: 神州學人
分享到:
當地時間5月7日至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對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此訪是習近平主席時隔8年再次訪問塞爾維亞,成果豐碩、亮點紛呈、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兩國元首簽署聯合聲明,共同宣布構建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開啟中塞關系歷史新篇章。
在塞爾維亞的中國留學人員既是中塞友好關系的見證者,更是實踐者。習近平主席的到訪讓廣大留塞學子備感振奮。在迎接現場的第一線,在國禮設計的團隊中,在人文交流的行列里……留塞學子紛紛發揮專業特長,將對祖國的摯誠與熱愛,對中塞兩國友誼地久天長的美好祝福化作實際行動!
在歡迎隊伍中喊出最青春的“中塞友誼萬歲”
△留塞學子在熱烈歡迎習近平主席對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的隊伍中(供圖/塞爾維亞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
習近平主席訪塞期間,“中國紅”“塞旗藍”飄揚在貝爾格萊德街頭,歡迎的標語隨處可見,彰顯中塞兩國“鐵桿友誼”深入人心。塞爾維亞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帶領在塞留學人員積極參與到歡迎代表團、酒店接待等志愿工作中,貢獻青春力量。
習近平主席專機抵達貝爾格萊德當晚,大批留學人員守候在街道兩旁,頭戴小紅帽,胸前佩戴“中塞情”的徽章,手中揮舞兩國國旗,伴隨著激動人心的鑼鼓聲,歡呼“中塞友誼萬歲”。10名留學生則在酒店負責翻譯交流、接待等工作。
“特別禮物”背后的故事:用青年人的視角詮釋禮“重”情更重
△習近平主席贈送給武契奇總統的國禮——天壇和圣薩瓦教堂造型的鋼制工藝品(圖片來源:央視新聞視頻截圖)
國事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向武契奇總統贈送國禮——一對以北京天壇和貝爾格萊德圣薩瓦教堂為主題的鋼鐵雕塑。這對雕塑由河鋼集團斯梅代雷沃鋼廠生產的鋼材制作而成。貝爾格萊德藝術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受外交部禮賓司的委托參與了該特別贈禮的設計與制作,他表示:“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禮輕情意重’,但這件雕塑,禮重,情誼更重。”
紀念郵票中的“有朋自遠方來”
△“有朋自遠方來”主題紀念郵票首日封及郵票(圖片來源:人民網)
當地時間5月7日下午,“中塞相親 萬里如鄰”人文交流大會在貝爾格萊德隆重舉行。會上,進行了貝爾格萊德中國文化中心聯合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塞爾維亞郵政局合作發行的《有朋自遠方來》紀念郵票的首發儀式。其中編號為“577”的郵票被特別贈與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紀念郵票上的中文字樣亦采用了留塞學子的書法作品。
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塞鐵桿友誼歷經國際風云變幻考驗,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堅定的政治基礎、廣泛的共同利益、扎實的民意根基。隨著兩國合作的不斷加深,2023-2024學年已有逾五十名中國留學生在塞學習,涉及專業方向包括語言、歷史、建筑、藝術、體育等,涵蓋本、碩、博三個層次。作為中塞民心相通的青年使者,兩國關系的全面升級讓留塞學子對自己承擔的歷史使命有了更加具象化的感受。
2016年來塞留學的貝爾格萊德大學留學生李帆、肖洋表示,8年來,我們深切感受到中塞合作為塞爾維亞注入的強勁動力,親眼見證了“一帶一路”倡議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巨大變化。我們將懷著更加飽滿的熱情,積極參與中塞友好交流與合作,為促進兩國關系的不斷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貝爾格萊德大學語言學院本科插班生李若菡、吳子衿、孫嘉笛等表示,很高興能在短暫的留學生涯中擁有如此難忘的經歷,當看到五星紅旗在異國他鄉的街頭飄揚,我們內心無比激動。作為塞語專業學生,我們努力學習的決心更加堅定,希望早日學有所成,未來能夠發揮專業才能,為賡續兩國鐵桿友誼事業添磚加瓦。(供稿/塞爾維亞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
責任編輯:施惠文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機電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