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薪酈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整合整車產能資源、探索制造平臺共享新模式的建議》(第0457號)收悉。經與市發展改革委等協辦單位共同研究辦理,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近年來,重慶持續推動汽車產業加快新能源化、智能化、網聯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初見雛形。2023年全市汽車總產量232萬輛,位居各省市第二,新能源汽車產量首次突破50萬輛,整車企業產能利用率較2022年上升了6個百分點。您提出的關于加快整合和優化我市整車產能資源,促進“四鏈”融合,提升汽車產業集群發展競爭力的建議,對推動我市汽車產業加快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我們也圍繞上述方面開展了系列工作。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高位推動產能整合優化。一是成立專班,高位推動。我市成立了由市政府領導任組長,市區兩級政府有關部門及重點企業、研究機構等單位相關負責人為成員的推動汽車產業轉型發展工作專班(以下簡稱專班),統籌推進全市汽車產業加快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專班下設6個工作組,其中整車及零部件企業轉型組由市經濟信息委分管負責人作為召集人,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財政局等單位,整車企業較為集中的有關區縣單位,及長安汽車、賽力斯集團、中國汽研等企業有關負責人共同參與組建,負責推動整車企業整合轉型、協同發展。二是完善政策,系統推進。2022年以來,我市陸續出臺了《重慶市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23—2030年)》《渝西地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倍增行動計劃(2023—2027年)》等若干政策文件,進一步完善了推動我市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撐體系。三是扶優扶強,整合優化。推動北京現代重慶工廠、理想汽車等富余產能有序退出,支持賽力斯汽車等有市場、有技術、有品牌的優勢企業有序擴大新能源汽車產能,賽力斯汽車兩江新工廠項目獲得國家批準。在產能優化方面,我們支持長安汽車渝北新工廠加快建設,實現燃油車產能向新能源汽車產能轉型;支持鈴耀汽車借用長安汽車優質資源,提升產出規模和水平;支持北汽瑞翔等困難企業重組發展。
(二)聚力增強產業集群優勢。一是持續補齊產業鏈條。全面梳理我市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的優勢和短板,有的放矢精準招引,實現補鏈、強鏈、延鏈。目前,我市已實現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3大系統、12大總成、56種部件全覆蓋。二是積極籌辦重大活動。2023年智博會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為主題,我們邀請了長安汽車、賽力斯汽車、弗迪電池等509家產業鏈上下游核心企業到會參展。組織2023產業轉移大會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專場,廣邀150家企業、210位嘉賓參會,簽約安道拓亞太技術中心、圖達激光雷達研發生產基地等23個項目、金額超過300億元。高質量舉辦2023重慶國際車展、2023年重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長三角招商推介等活動。今年以來,全力支持2024長安汽車全球伙伴大會、賽力斯汽車2024海外商務大會的召開,不斷提升我市汽車企業的品牌帶動力和行業影響力。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繼續助力整車企業發展。不斷優化產能結構,支持優勢整車企業整合富余產能,提高整體產能利用率。支持重點企業深化與電子信息通訊企業跨界合作,打造高端品牌,加快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車型的研發和投放,提升汽車出口規模,爭創世界級汽車品牌。推動傳統整車企業加快智能網聯新能源化轉型,搶占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
二是繼續補強零部件產業集群。深化央地合作,打造全國領先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集團。圍繞智能座艙、熱管理系統、電轉向系統等發展基礎較好的優勢領域,打造“鏈主”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等優質企業陣營。鼓勵相關產業與汽車行業融合發展,引導傳統汽車零部件企業轉型升級。
三是繼續推動“四鏈”融合發展。強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等政策和資金的集成和支持力度,支持打造本地化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科技創新的成果轉化平臺。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水平,建設國家級和市級創新中心。持續引育汽車軟件等領域高端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實現高端人才和技術匠人的協同發展。
此答復函已經藍慶華主任審簽。對以上答復您有什么意見,請及時通過人大代表全渝通應用“代表議案建議功能模塊”進行評價。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2024年4月18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機電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