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在材料領域專門有一個事業部,他們就像‘星探’,主責主業就是在全國各地找好的科研項目,如果對方也想把技術產業化,再對接引入轉化。”6月1日上午,位于蘇州市相城區的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副院長孫明月分享科研機構如何鏈接創新資源和需求。
“長三角是先進制造業基地,材料的需求端和供應端都集中在這里。”孫明月介紹,研究院2019年成立后,一方面征集長三角的技術需求,另一方面牽頭組建全國重點實驗室聯盟和全國材料學科聯盟,把最新科技成果引入長三角,與這里的產業結合、轉化。
針對產業鏈上共性技術難題,研究院探索企業眾籌科研模式,組織企業聯合出資開展技術攻關。以二次鋁灰為例,這種雜質來自于電解或熔煉金屬鋁或鋁合金,處置不當易造成地下水、土壤和大氣污染,長期以來是鋁加工行業的共性難題。在接到江蘇瑞復達高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凱萊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需求后,研究院以揭榜掛帥形式發布,經過多輪技術方案篩選,最終由常州大學和江蘇集萃冶金技術研究院實施技術攻關。
“我們既有專業判斷,也有較高公信力,因此能夠發揮資源整合優勢,將行業技術需求‘引上來’,創新成果和項目‘落下去’。”孫明月介紹,研究院目前與高分子、金屬材料等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共建了100余家企業聯合創新中心,征集到企業愿出資解決的技術需求500余項,并組織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技術應用研發和集成創新。
一些原創性、顛覆性科研項目在實驗室里經過初步驗證后,尚未及時得到政府財政資金科研項目和產業基金關注。為了幫助項目跨過“死亡之谷”,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采用“撥投結合”模式,靈活應用政府財政資金,對潛力項目予以立項。“針對有前瞻性、引領性和顛覆性技術的項目,經評估立項后,我們會撥付財政資金支持,當項目成功孵化,前期投入資金按照市場價格轉為股權投資。”孫明月說,研究院共立項11個材料科創項目,目前孵化出6家創新企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機電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