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船業已連續15年穩居世界第一,2024年造船完工量占據全球半壁江山。在港口岸電系統這一細分領域,國產化率從十年前的不足10%躍升至70%以上。遠東自主研發的中壓復合光纖岸電電纜,已成功應用于國內外30余個港口項目。
隨著中國海洋經濟規模突破10萬億大關,港口已從物流樞紐躍升為零碳轉型的核心戰場。面對國際海事組織(IMO)的碳排放新規倒計時,全球2000余個港口掀起綠色革命浪潮。遠東岸電電纜以“技術+場景”雙引擎,在天津港(亞洲最大郵輪母港)、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全球首艘LNG動力郵輪岸電支持)等標桿項目中刻下硬核印記。
傳統電纜在港口高鹽、高濕、頻繁卷繞的嚴苛環境下,飽受外徑粗、自重大、護套開裂的困擾。海外巨頭曾斷言“中國十年內無法突破岸電電纜技術”,遠東用CCS、ABS、KR、BV、DNV五國船級社的權威認證率先打破了壟斷。在中天鋼鐵浩洋港口項目中,遠東電纜通過嚴苛驗收,穩定運行超5年;重慶朝天門5號碼頭岸電系統中,遠東電纜充分發揮耐候、耐水解、抗拉耐扭性能優勢,助力其成為長江上游綠色港口標桿項目。
當最新一代綠色動力貨輪下水時,全球海洋經濟進入“中國時間”。全球30余個港口因遠東岸電電纜而靜音,430萬噸碳排放被它“封印”,中國海洋經濟的經緯線上,正跳動著一組屬于硬核科技的遠東脈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機電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