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詳情
工作原理
通常通過電機驅動主軸,使安裝在主軸上的試樣以一定的轉速做旋轉運動,同時,通過機械傳動裝置使另一個試樣在一定的行程內做往復直線運動,這樣兩個試樣之間就會產生相對運動,模擬實際工況中的摩擦磨損情況。在運動過程中,可通過加載裝置對試樣施加一定的法向載荷,以改變摩擦副之間的接觸壓力,從而研究不同壓力條件下材料的摩擦磨損特性。此外,還可以配備測量系統,實時測量摩擦力、磨損量等參數。
結構組成
驅動系統:包括電機、減速機、傳動裝置等,為試樣的旋轉和往復運動提供動力,確保運動的穩定性和準確性。
加載系統:一般由砝碼、杠桿機構或液壓裝置等組成,用于向摩擦副施加不同大小的法向載荷,以模擬實際工作中的受力情況。
試樣夾具:用于固定試樣,保證試樣在試驗過程中的位置精度和穩定性,同時便于更換不同類型的試樣。
測量系統:可測量摩擦力、磨損量、溫度等參數。摩擦力通常通過力傳感器測量,磨損量可通過測量試樣的尺寸變化、質量損失或使用磨損傳感器來確定,溫度則通過熱電偶或溫度計進行監測。
控制系統:用于設定和控制試驗參數,如旋轉速度、往復頻率、加載載荷、試驗時間等,同時可對測量數據進行采集、處理和存儲,方便用戶分析試驗結果。
應用領域
材料研究:用于研究各種金屬、陶瓷、塑料、復合材料等的摩擦磨損性能,為材料的研發和改進提供依據。例如,研究新型合金材料在不同潤滑條件下的磨損機理,以開發出更耐磨的合金。
機械工程:可用于評估機械零件如齒輪、軸承、活塞環等的摩擦磨損性能,優化零件的設計和制造工藝。比如,通過試驗優化軸承的表面處理工藝,提高其耐磨性和使用壽命。
表面工程:研究涂層、鍍層等表面處理技術對材料摩擦磨損性能的影響,開發高性能的表面防護涂層。如研究氮化涂層在高速摩擦條件下的耐磨性能,以提高零件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潤滑技術:評價不同潤滑劑的性能,研究潤滑機理,為潤滑劑的研發和應用提供試驗支持。例如,通過試驗比較不同品牌潤滑油在相同摩擦條件下的減摩效果,為設備選擇合適的潤滑劑。
優點
能較為準確地模擬實際工況中的摩擦磨損情況,可通過調整試驗參數,如載荷、速度、運動方式等,研究不同條件下材料的摩擦磨損性能,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和可控性。試驗結果具有較好的重復性和可比性,有助于科研人員進行科學研究和產品質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