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詳情
羊肚菌栽培中適宜的土地選擇標準及處理方案
每年的這個季節(6-9月份)是規劃新一年度羊肚菌種植計劃的開始。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土地的選擇與處理。本節我們就簡單分享一些簡單實用的羊肚菌大田選擇標準及注意事項。
(一)土地的選擇
我國南北方地域差異較大,不同的氣候環境下可以匹配相應的栽培模式(大棚設施),就土地而言,一個簡單有效的標準是:莊稼長得好的地均可初步判定種羊肚菌也是比較理想的。
羊肚菌種植土地的通用選擇標準:土質疏松、利水,地勢平坦、靠近水源且水源潔凈,排水良好的土地。并可以大規模機械化操作(土地翻耕、開溝),且附近無大規模的牲畜養殖等污染物排泄。
水田
南方大部分的水稻田均可以方便進行羊肚菌種植。水稻田與羊肚菌的輪作期間長期的淹水作業對羊肚菌種植季節殘留的微生物、蟲卵的淹殺也是確保羊肚菌可以多年種植的一個重要保證。當前的川渝地區羊肚菌種植主要以水稻田種植為主,目前的水稻田輪作最長有效數據是5年。水稻田種植羊肚菌需要注意確定田地周邊的水源、排水設施,確保引水和排水安全。
旱地
以我國中原及北方地區為主,泛指不能通過長期淹水對土壤微生物及蟲卵進行淹殺的土地。選用旱地進行羊肚菌種植時尤以注意土壤輪換作業,旱地羊肚菌種植的理想周期不大于兩年。
人工林
規整的人工林進行羊肚菌種植是比較理想的,常年的落葉腐殖質提高了林下土壤肥力,配套一定的水利設施即可作為羊肚菌人工種植選用。要求是林地規整,可以方便機械化操作,近水源且排水良好。
沙壤土
沙壤土的含沙量不高于40%,含沙量高,土壤保水性較差,土壤肥力較差;北方空氣濕度低、雨水偏少區域,請勿選擇含沙量高的田地;南方空氣濕度大、雨水充沛可放寬含沙量比例。
黏性土壤
要求肥沃、疏松,避免粘性大的土壤,淋雨后板結,溶氧性變差;同樣當地降雨量和空氣濕度決定黏性土壤的選擇。
暴曬田地:在播種之前,翻耕之后,借助秋高氣爽晴朗的陽光暴曬土壤,也可以有效的殺滅土壤中的雜菌、害蟲,曬地可輪番多次進行;塑料大棚種植羊肚菌過程中,有意識在每年的高溫階段通過燜棚一段時間,使棚內溫度在陽光照射、塑料棚密閉下形成的高溫也是非常有效的殺滅雜菌害蟲的有效措施。
(二)田地預處理
選擇優質的田地,根據地形按水勢、風向進行整地。整體之前需要對土地進行預處理,包括清理雜物,調節酸堿度,調整土壤結構和土壤內微生物及蟲卵的消殺等措施。
清理雜草及雜物:整地的第一步是除草,將田間雜草及上一季下來的農作物廢棄物清理干凈;選用除草劑除草的時間好和羊肚菌播種時間間隔兩個月以上,避免除草劑材料對羊肚菌可能造成影響;將雜草切碎翻耕入田也是不錯的選擇;玉米秸稈、花生秸稈、西瓜地、甘薯等均需清理干凈,殘留過多可造成蠓蟲、跳蟲爆發。
生石灰調節酸堿度及雜菌消殺:在翻耕之前,農田、水稻田按照每畝田(667 m2)施撒100 ~ 150斤的生石灰或400 ~ 500斤草木灰,土質肥沃的林地或長時間未耕作的田地,則按照每畝地150 ~ 200斤生石灰施撒,起到調節pH值和殺滅土壤中雜菌、害蟲的作用。
暴曬田地:在播種之前,翻耕之后,借助秋高氣爽晴朗的陽光暴曬土壤,也可以有效的殺滅土壤中的雜菌、害蟲,曬地可輪番多次進行;塑料大棚種植羊肚菌過程中,有意識在每年的高溫階段通過燜棚一段時間,使棚內溫度在陽光照射、塑料棚密閉下形成的高溫也是非常有效的殺滅雜菌害蟲的有效措施。